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耿小利

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745700

摘要: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化,初中政治教学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学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化,初中政治教学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初中政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政治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活动设计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展开。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和掌握知识,从而提升其道德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期为初中政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及要求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树人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旨在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育者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政治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生活化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政治知识的魅力,提升对政治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3. 突出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感悟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融合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立德树人理念为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立德树人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初中政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与实践

1. 引入生活实例,创设生动情境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实例,如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将其与政治知识相结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解“国家安全与保密”时,教师可以引入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泄密事件,结合学生身边的保密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家安全与保密的重要性。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对政治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创设模拟情境,体验政治生活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和理解政治知识。例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员、选民等角色,通过模拟人大会议的过程来理解和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作机制。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在模拟中体验政治生活,加深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3.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情境

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如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政治知识。例如,在讲解“生态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纪录片或新闻短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刺激,提升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的路径与探索

1. 社会调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社会调查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社会调查项目,如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在讲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当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当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这种社会调查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理解。

2. 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志愿服务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社会实践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宣传等。通过志愿服务,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例如,在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等。这种志愿服务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提升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研学旅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研学旅行是一种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或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种研学旅行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运用生活案例解析的方法与技巧

1. 精选生活案例,体现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生活案例,如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讲解“维护国家安全”时,教师可以选择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案例的精选能够使学生在分析中感受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案例背景,全面了解情况

在分析生活案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案例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矛盾,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消费者维权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案例背景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知和理解。

3. 探讨解决方案,提升实践能力

在分析生活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方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指导。例如,在讲解“依法治国”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关于法律纠纷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解决方案的探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政治生活化实施效果评估

(一)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种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和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和运用生活案例解析等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社会调查项目中,学生能够自主设计调查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等,从而提升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宣传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具备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和实施效果。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运用生活案例解析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为初中政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娟,倪娅.浅议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J].公关世界,2022,(16):122-123.

[2]徐汉芳.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21,(32):81-82.

[3]陈明琴.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08.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