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两者在实践中的协同育人路径存在诸多

高崴 胡翔

宿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宿迁市实验小学

摘要: 摘要:教务管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部分,关乎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此研究基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通过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专业素养的要求。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教务管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部分,关乎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此研究基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通过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专业素养的要求。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调研当前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应用、教学管理知识、沟通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能力缺口。因此,提出了一种实施的能力提升路径,包括构建能力发展模型,形成内部外部双向提升机制,以及设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措施,以促进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能力提升;教学管理

引言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是全校教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并推进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关乎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要求。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是解决教务管理中存在问题,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应用、教学管理知识、沟通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常常存在显著的能力缺口,这无疑对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任务

1.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介绍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职责涵盖广泛领域[1]。教务管理人员需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通过协调课务安排,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2]。他们负责审核和管理学生的注册、成绩和学籍信息,保障信息准确无误,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务管理人员还需负责师资调配,管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课时安排,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教务管理人员还需参与到教务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中,确保教学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行。沟通协调的任务也落在他们身上,需要与学校各部门及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与交流,以促进学校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务管理人员不仅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还需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这些职责的履行,教务管理人员在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对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

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专业素养的要求包括信息化能力、教学管理知识和沟通协调技巧。信息化能力要求人员熟练使用教育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教学管理知识则要求对教育政策、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估有深入理解,以支持教学创新和质量保障。沟通协调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需具备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复杂问题。这些要求共同促进教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3.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环境和任务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日益复杂,要求其在多任务环境中保持高效。当前,教务管理人员面临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断增加,需熟练使用多个教育管理软件以支持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政策和学生需求,教务人员需掌握最新的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保障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还需处理与院系、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以确保各方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和解决。

这些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多样化任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行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状态

1.当前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方面存在多项问题和不足。信息化应用能力欠缺,许多管理人员在使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及系统时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日益信息化管理的需求[3]。教学管理知识不足也是一大问题,一些人员缺乏对最新教育政策和教学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沟通协调能力显著不足,影响了跨部门合作与组织目标的实现。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系统化的解决策略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得管理工作难以高效推进,亟待改善。

2.具体能力缺口的识别分析

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具体能力缺口识别分析显示,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体现在对新型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不熟练,缺乏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教学管理知识匮乏导致无法有效规划和执行教学任务,影响教学质量。沟通协调能力的不足表现为与教师、学生和外部机构的沟通存在障碍,影响工作效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使得面对突发情况和复杂问题时难以迅速和有效应对,影响整个教务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这些能力缺口亟需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来弥补。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

1.能力发展模型的构建

能力发展模型的构建旨在系统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模型的核心在于综合考量教务管理人员所需的多方面能力,以信息化应用能力、教学管理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构建过程中需从能力需求出发,细化不同能力的具体指标,并明确每个指标的实现途径。通过对标分析和国内外最佳实践的参考,模型需涵盖理论知识、实用技能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平衡与整合。为了确保实践操作的连贯,建立一个循环改进机制,使得能力发展的路径能够根据反馈实时调整。为强化模型的应用效果,设立专项培训和研讨会,以便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有效提升能力。此能力发展模型不仅提供结构化的指导,还为能力提升路径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2.双向提升机制的构思

双向提升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的协同作用,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能力发展途径。在内部提升方面,学校应注重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包括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信息化技能培训和实践工作坊,以帮助教务管理人员不断更新和提升其专业技能。鼓励开展跨部门合作与交流,促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外部提升方面,建议与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研讨会、行业考察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行业前瞻性和实操技能。双向提升机制强调通过内外联动,多角度综合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定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定旨在确保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路径的有效实施与动态优化。通过定期开展能力评估,结合量化指标与定性分析,全面监测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效果。引入反馈机制,汇集各方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及方法,以满足实际需求。评估结果与反馈信息将形成闭环管理,促进持续改进,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发展支持,最终实现教学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四、结论与预期效果

1.研究的关键发现与结论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应用、教学管理知识、沟通协调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能力不足。调查发现,当前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未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能力发展模型,能够明确教务管理人员在不同工作阶段和领域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并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提升。双向提升机制的设立,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了内部培训与外部学习机会的结合,有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定,确保了能力提升路径的实施效果能够得到持续监控和优化,从而实现教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上述研究结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参考。

2.能力提升路径的实施预期效益

构建能力提升路径预计将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能力发展模型的应用,可以系统化地解析教务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双向提升机制将从内外部资源入手,整合教师培训、行业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定,将确保能力提升效果的持续追踪与改进,加强教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整体而言,能力提升路径的实施有望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进而推动院校的整体发展。

3.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指导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应注重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管理工具和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尤其是跨部门协作,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解决复杂问题。鼓励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与同行分享经验。建立自我评估与反馈机制,持续改进专业素养,保证职业发展与学校需求同步。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建设,以应对工作压力和多变的教育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找到了清晰的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其专业素养需求。然后,我们调查了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揭示出他们在信息化应用、教学管理知识、沟通协调和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缺口。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实践可行的能力提升路径,包括构建能力发展模型,形成双向提升机制,并设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然而,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路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实地应用和反馈来优化;路径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院校和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赵方圆.新时代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研究[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2,(01):81-84.

[2]苟晓菊.高等职业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3,(06):36-39.

[3]陈翠.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与水平提升的强化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2):48-49.

[4]黄紫琦.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提升探究——以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背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3):69-72.

[5]高鸿.新时代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4):2.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