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公立三甲医院们不仅是处理复杂疾病、开展高难度手术的专业医疗机构,也是医学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然而,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时,传统运营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公立三甲医院在“国考”背景下的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为理解现代公立医院运营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国考”背景;公立三甲医院;运营管理
引言
公立三甲医院作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核心机构,其运营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国家对公立医院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如何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提升运营管理效能,成为了各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伴随医改政策的逐步深入,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不仅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推动了医院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1]。
一、国考背景概述
“国考” 即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深化医改、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 “国考” 背景下国家构建了一套涵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维度的综合考核体系,这一考核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对公立三甲医院进行全面评估排名,旨在引导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借助 “国考”使得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二、公立三甲医院运营管理优化意义
1.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公立三甲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柱,优化运营管理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合理安排医疗流程,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可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让患者能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规范的管理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满意度。
2. 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优化运营管理能使公立三甲医院在人才吸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脱颖而出,高效的运营管理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才加入,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合理的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医院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巩固其在医疗行业的领先地位。
3. 推动医疗行业发展
优化运营管理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可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借助优化运营管理三甲医院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医疗救助工作,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考"背景下某公立三甲医院运营管理的创新策略
1.用好助推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 “国考” 背景下某公立三甲医院要善于寻找并利用能推动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将其作为助推器,以此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这些助推器涵盖新技术的引入、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学科建设的强化等多个方面,借助合理运用这些要素,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医院应大力投入科研项目,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医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比如在疑难病症的治疗领域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联合攻关,研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医院在该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吸收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积极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为医院注入新鲜血液,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重修DRG付费实施办法,强化监督与考核;推行DRG付费专管员制度,实施激励考核奖惩机制;持续管控病组药耗费用争取重大病种和突破技术医保政策,提高付费点数。
2.精细化运营,助力科室降本增效
公立三甲医院可以借助对科室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和优化,合理配置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物资管理方面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准确预测科室物资的使用量,避免过度库存造成资金积压和浪费。对于常用的医疗耗材,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根据科室的业务量和工作需求,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岗位和班次,避免人员闲置和过度劳累,例如对于手术科室,根据手术排期情况,灵活调配麻醉师和护士的工作时间,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设备采购做好立项论证,按照论证追踪设备效益,建立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和保养应结合成本与效率。做好预算管控,杜绝科室临时性设备申请采购做好设备调配,发挥设备最大使用率。
3.完善管理系统,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医院借助建立健全涵盖医疗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管理系统,实现医院运营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详细的医疗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定期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完善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环节,建立员工个人发展档案,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财务管理上,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医院的各项收支进行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例如,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严格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资金的合理投入。在后勤保障管理系统中,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对医院的水电、设备维护、物资配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后勤服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医院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
4.聚焦医疗质量,完善医院运营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 “国考” 背景下,某公立三甲医院应将医疗质量作为核心关注点,围绕提升医疗质量来完善医院的运营管理制度。借助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例如,明确规定各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建立医疗质量追溯机制,对每一个医疗环节进行记录和跟踪,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和处理。加强对重点科室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制定专门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医疗安全。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医疗质量改进活动,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分析会议,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借助不断完善运营管理制度,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也为其他同类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公立三甲医院有望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着更加高效、公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蓉蓉,朱建霞."国考"背景下某公立三甲医院运营管理的创新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002):035.
[2]郭春燕,陈秀芬,葛建新."国考"下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 15(1):53-56.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