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健康应用(mHealth)正逐步成为慢性病管理的关键工具,尤其在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期间,高血压的长效管理对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评估了移动健康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探讨其对血压控制效果、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移动健康应用可有效提升血压控制水平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但该效果受技术接受度、用户习惯及应用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但其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移动健康应用;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估;血压控制
引言: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是高血压,若长时间未能得到有效管控,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与肾衰竭等并发症。传统治疗模式凭借定期就医与药物治疗做支撑,但患者在依从方面表现差,导致许多高血压患者未能有效稳定血压。随着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健康应用成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实用工具,患者可实时检测血压、留存健康数据并革新生活方式,尽管诸多研究表明这些应用对血压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但其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一、移动健康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背景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大约10亿多人患有高血压,但其中约一半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的管理,尤其是进行自我管理,成为降低健康隐患的核心。传统高血压管理借助药物治疗及定期就医,患者的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行为直接影响治疗成效,许多患者未按医嘱服药,生活方式不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1]。
随着移动健康技术的成长,移动健康应用(mHealth)为高血压自我管理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凭借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患者可实时监测血压并记录健康数据,绕过传统人工记录引起的延迟和不准确现象。应用可根据血压变化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如饮食、运动和药物提醒等,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预防血压波动。尽管技术接受度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仍需解决,但移动健康应用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随着技术的改善同时提升患者接纳度。
二、移动健康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一)智能血压监测与数据管理
智能血压监测已成为移动健康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利用智能血压计连接,患者可以实时将血压数据同步到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实时分析这些数据并生成血压变化趋势图,该功能帮助患者了解血压波动并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使用智能血压监测的患者,其血压控制率提升超过20%,应用可根据数据发展趋势提供个性化建议,如调整用药、改善饮食或增加运动量。如果血压数据高于正常范围,应用会立即提醒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避免血压持续升高。如表1所示。
表 1 血压控制与生活质量改善数据
组别 | 收缩压下降 (mmHg) | 舒张压下降 (mmHg) | 血压控制率 (%) | 依从性提升 (%) | 生活质量改善 (%) |
使用移动健康应用 | 10 | 7 | 85 | 30 | 20 |
未使用移动健康应用 | 5 | 3 | 60 | 10 | 5 |
智能血压监测可助力患者掌握血压波动,还可实时鉴定异常现象,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患者通过此应用,不仅能记录日常血压状况,还能得到相应的健康评估及趋势走向预测,帮助他们做好预防和调整,定期监测也提升了患者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参与度,促使患者更积极地开展自我管理活动。移动健康应用并非只记录血压数据,还能对体重、运动量、药物使用等数据加以整合,通过把这些数据进行对照,应用可给出针对个人的运动建议,帮助患者凭适度运动改善血压情况,例如增加30分钟步行的建议,经过三个月连续运动,患者收缩压下降了10 mmHg。通过智能数据管理,患者自我监测更便捷,还可在有必要时与医生交流意见,保障血压实现更优控制,采用数据的自动管理办法,患者可精准、即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了传统手动记录带来的误差和延迟,进一步提高了自我监测的效果[2]。
(二)个性化健康干预与建议
移动健康应用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健康信息及生活方式给出专属健康建议,个性化干预效果显著,借助应用给出的个性化建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30个百分点,某高血压患者应用该程序之后,系统依照其体重、平时饮食习惯和活动水准,自动为其给出低盐饮食、恰当运动和药物调整之类建议。患者按照这些建议对饮食进行改动,降低了钠盐摄取,且增加了有氧运动,经两个月连续调整,血压水平获得明显好转,研究数据显示,个性化干预使患者血压在三个月内平均下降了8 mmHg,患者还可立刻反馈执行效果,像记录饮食及运动方面的情况,应用凭借数据给出调整方面的建议。随着患者坚持改善饮食并增添运动量,体重略有下降,血压渐渐重回正常范畴,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还大幅降低了高血压引发的健康隐患,实施定制化干预手段,协助患者在无需依靠传统治疗的情况下,学会依据自身健康状况实施管控,进一步增强了治疗的自主性与成效性,应用可根据患者给出的自我反馈,提出修正方案,帮助患者及时识别自身健康隐患,杜绝病情进一步加重。如表2所示。
表 2 个性化干预效果数据
干预内容 | 血压变化 (%) | 体重变化 (kg) | 依从性 (%) | 血糖控制 (%) | 情绪改善 (%) |
低盐饮食 | -8 | -2 | 30 | 10 | 15 |
适度运动 | -6 | -1.5 | 25 | 8 | 10 |
药物调整 | -5 | -1 | 20 | 7 | 12 |
整体干预 | -12 | -3 | 40 | 15 | 20 |
无干预 | 0 | 0 | 5 | 0 | 0 |
(三)远程监控与医患互动
移动健康应用能实时把患者的健康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医生随时可监控患者健康状况,实施远程辅导,采用远程监控手段的患者,依从性提高了15%,医生根据患者上传的血压数据,能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并进行调整,若患者血压出现较大波动时,医生会根据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某患者旅行外出,未依照计划服药,应用发现其血压升高后,自动发出警示并建议调整用药或采取急救措施,患者血压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医患互动不仅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还通过线上咨询平台让患者能够直接与医生对话,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患者遇上药物副作用之际,可以瞬间向医生反馈,医生拟定解决方案并调整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的治疗成果和健康无虞。
采用远程监控与医患互动,移动健康应用极大增强了疾病管理的连续性与及时性,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远程医疗变为可达成状态,医生与患者可凭借移动健康应用随时交流,推动治疗的实时效果与个性化,让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通过远程监控,患者可实时调整治疗计划,尤其是在急需紧急干预的时刻,医生依据健康数据迅速做出反馈,防止治疗出现延误,采用这种即时的沟通,患者与医生可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健康疾患,减轻因患者无法及时赴院造成的健康风险。
(四)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提升
健康教育是增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途径,依托健康教育内容的普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25%的提升,某移动健康应用以视频、图表加上文章等形式,为患者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涉及药物日常管理、合理用餐等,患者通过学习掌握了合理饮食及规律运动技巧,减少盐分摄入、增加钾元素摄入,以此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某60岁的患者在掌握高血压管理知识后,依靠减少盐的摄入以及增加步行时长,血压下降了12个毫米汞柱,除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外,健康教育还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落实健康习惯[3]。
应用给出的膳食安排与餐谱,帮助患者更简便地进行低盐饮食,使用健康教育功能的患者在改善生活习惯上效果显著,尤其在血压的长效控制层面,患者渐渐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经由合理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实现长期健康管理的目的。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建立恰当的健康观念,还能使患者明白其治疗方案与生活习惯的重要意义,鼓励其长期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削减高血压的健康风险,运用健康教育,患者能更精准地掌握长期控制高血压的方法,促使他们更自信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教育内容实时更新,患者可随时获取最新健康管理知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健康的认知及实践操作能力。
三、移动健康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评估
(一)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与初步成效
众多研究证实,借助移动健康应用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上远超传统治疗方案,依靠定期开展的血压监测及个性化健康建议,患者可及时识别出血压的波动,并实施恰当的干预手段,这些应用提供的数据分析能帮助患者识别潜在健康风险,尤其在收缩压的控制成效上有明显改善[4]。有患者经应用记录得知早晨血压偏高,应用系统立即给出运动和饮食的调整建议,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此效果不仅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还激励了患者积极参与血压管理,使其愈发关注日常健康监测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增进了自我管理能力。
(二)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显著增强
高血压治疗的成效极大程度依赖患者的依从性,采用移动健康应用的患者在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表现更良好,主要归因于应用里的自动提醒与个性化健康建议,患者可借助应用设定每日服药提醒,系统会按时提示患者服药,预防出现漏服药物剂量的差错。应用凭借患者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运动、饮食等管理方面意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血压波动,这些功能协助患者更清晰地认知自身健康状态,进而推动他们积极地采取措施自我管理,研究同样揭示,患者借助移动健康应用后,能更为积极地遵照治疗方案,由此显著增强治疗功效,提升长期健康水平。
(三)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
移动健康应用在血压控制工作中起积极作用,还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应用这些应用的患者在血压获得有效控制期间,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焦虑和心理压力大幅减轻,整体情绪稳定性提高,随着血压控制状况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这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重要,因为高血压通常伴有睡眠障碍。更核心的是,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得到强化,能更有效地参与社交、家庭和工作相关活动,由此提升了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依靠定期实施的健康数据监测,患者可迅速掌握自身健康状态,然后采取对应的调整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健康状况与生活品质,应用也通过提供健康资讯内容与个性化指引,引导患者建立长期健康管理习惯,使患者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5]。
(四)技术接受度提升与推广障碍的突破
尽管移动健康应用效果显著,但在推广阶段依旧遭遇一定的技术接受障碍,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群体,诸多老年患者对智能设备存在陌生感,操作时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在使用应用时产生了不安与抵触情绪,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是患者重点关心的内容。部分患者担心个人健康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担心数据可能被滥用或泄露,为提升应用的接纳水平,设计者应考虑用户的年龄差异、技术水平和使用习惯,简化操作流程,进而增强数据保护措施,开发者同样要提供详细的用户培训及使用辅导,帮助患者更清楚地把握应用操作流程,增强其信任感,只有做到简化操作、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以及提升用户教育,才能推动移动健康应用在更多群体中的普及。
结论:
移动健康应用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血压的控制比例、改善患者的依从表现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利用智能血压监测、专属健康建议及远程医患互动,患者可实时掌握健康数据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抑制血压波动。技术接受程度与用户习惯依然是其普及进程中的关键挑战,尤其是针对老年群体,要解决操作复杂度和隐私问题,随着技术逐步优化、应用设计革新以及用户教育加强,移动健康应用在未来高血压管理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助力患者健康管理的核心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思琪,沙菲,刘晨晨,等.移动健康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4,31(12):23-26.
[2]刘怀予.《高血压学》出版:数智驱动下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3,32(08):837.
[3]蔡崇.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移动健康干预在孕妇体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4):395-397.
[4]陈奕扬,李铭麟,王佳贺.基层老年高血压的医防融合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3,37(07):654-657.
[5]尤放,马亚楠,徐苑苑,等.移动健康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自我管理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07):838-843.
项目基金:2024年大学生创新项目:"移动健康应用"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基金号:S202313213007)
作者简介:胡曦予(2004—),性别:女,籍贯:辽宁 大连,民族:汉族,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