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药事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已进一步提高,在医疗卫生领域,如何有效地开展药具管理工作,是保证药物安全、可持续供给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的药事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库存管理的不精准和药物的采购与供应的不稳定性。存货的不准确会造成药物的过期和短缺,而药物的供给不稳定会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过程。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药事管理服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药具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建设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药具管理;管理服务;运行机制
前言:药具管理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药品的供给和使用,以及药品的安全。近年来,由于医药需求日益增长,药物品种日益多样,对药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库存管理的不精准与药品采购供给的不稳定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此类问题必须设法解决。
1.药具管理服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库存管理不精确
由于无法及时地进行库存信息的更新,导致了库存管理的不准确。目前,很多医院、医药物流企业的库存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由于信息不能及时地进行更新,造成了系统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用药频繁的时候,如果不能对存货进行及时调整,就会造成药物的不足和过量。其次,不恰当的贮存环境也是造成存货准确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药物的贮存环境是影响其保质期及安全的关键因素,但部分药物经营单位却没有按规范对药品的贮存进行规范,致使部分药物由于保管不当而出现了过期、破损等问题[1]。
1.2药品采购供应不稳定
由于供应链的脆弱特性,使得医药供给出现了不稳定性。医药供应链中涉及制药企业、批发商和分销企业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迟或波动都会对药品的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某些需求量大的特殊药物,外界因素会影响到生产厂家的供货能力、原材料的供应状况和分销企业的运作效率。在某一药物的需求量突然增加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补货,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供给。国家对药品价格和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会对药品的价格和供给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药品供给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2]。
2.药具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建设路径
2.1优化组织架构建设
为保证药物资源的有效分配与科学管理,必须进行机构结构的优化。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现代药物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组织结构既能有效地分配药物资源,又可确保药物从采办到用药的整个流程都达到规范的质量标准和监督要求。优化组织结构的目的在于提高药事管理的效率、规范性和灵活性,保证药物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品质与效率。架构优化过程中应建立药具管理机构,并建立相应的机构。该部门对药品的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废弃进行管理。制订和贯彻国家药物管理的总体方针,保证各种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是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达到此目标,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保证采购、库存、配送等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3]。
为保证药物的安全与质量,政府应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评价。建立了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可以把资源、精力都集中起来,提高对药物的监督力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发现和处理,降低药事管理中的隐患。在组织结构的优化中,最重要的是明晰企业的管理层次,明确企业的责任划分。药具管理机构一般可划分为三层,即管理层、技术支撑层、运行-执行层。各级之间应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并与其他各层次部门紧密配合,才能保证药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策略决定与总体计划,其中包括药品采购计划,库存管理,分销计划等。管理决策是优化药物资源分配、保证药物供给稳定的关键。管理人员应重视药物资源的分配与药物安全性的总体计划,当发生紧急状况或特别状况时,管理层可快速作出决定,对管理战略及应变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的连续供应,提高组织架构建设工作的实施效果。
2.2优化现有工作流程
为保证药物资源的高效和准确配置,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在药品采购、库存、配送、使用和报废等各个方面都应整体进行优化,以提高药品的管理效率,降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无效或重复作业。本文从药品采购、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三个方面对作业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保证药品的品质、及时地供货,是优化医药采购过程的重要环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药物采购过程中存在着对外部供应商的不确定以及对公司内部需求的不确定,从而造成了药物的过多或短缺。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与多家厂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医药供给的弹性与保障。在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供货时间、质量标准以及供方的义务,以保证供方及时、优质地提供所需的药品。在采购过程中,也应对采购细节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由于采购不当而造成的库存和短缺。首先,在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应综合考虑用药的频度、库存量和失效时间,对将来的用药需求进行科学地预测。定期对存货、药物用量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采购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采用基于数据的采购规划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由于不确定需求所带来的风险,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医药采购的效率与精度。传统的存货管理主要依靠手工录入、定期盘点等方式,这就导致了存货的不准确和信息的滞后。提出在医药企业中实行信息化管理,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存货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药品管理现代化是提高药品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药品安全追溯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药品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地集成,从采购到库存管理,配送到使用和报废,都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但是,虽然很多国家的药品监管组织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轨道,但是在信息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着部分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制约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目前信息系统功能不强,不能对采购、库存、配送、使用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造成了信息的不畅通,管理决策的实时性和精确性差。传统的医药信息系统大多是相互独立运作的,涉及采购、库存、配送等各个方面,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由于缺少实时的数据交流和共享,管理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药物的全部信息,从而造成了决策基础的滞后。若采购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药品的库存状况,导致药物采购计划脱离实际需要,从而影响药物的及时与准确。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不但可以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为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就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数据的集成性和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做全方位的优化。
结语: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药具管理中的深入运用,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的智慧和决策的准确性,是今后药具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多部门协作、提高数据共享与监督透明度的新思路,因此优化现有的运行机制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郭海霞,罗学辉.开展免费避孕药具优质服务与管理工作[J].人口与健康,2021,(04):66.
[2]殷星,吕仲生.“五措”强化药具发放服务[J].人口与健康,2021,(04):69.
[3]秦凯世.山东:打造药具服务管理信息新平台[J].中国卫生,2021,(03):96-97.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