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模式的护理质量以及对其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价值。方法:抽选2023.9~2024.9期间,60例我院就诊的晚期NSCLC患者为本研究样本,抽选患者借助电脑随机排序分组的形式做组别分类,其中3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30例患者为研究组,增加人文关怀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人文关怀模式落实到晚期NSCLC患者中,有助于使患者获得较高护理质量,增加整体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人文关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属于一种源自于肺部支气管黏膜以及腺体的恶性肿瘤,以咯血、咳痰以及剧烈咳嗽作为主要症状表现,对肺功能有严重影响[1]。此疾病在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患者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下晚期NSCLC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干预,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遏制病灶的进展,但此类群体由于受疾病折磨以及面对死亡的恐惧感,多存在心理痛苦情况,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自杀倾向,因此给予有效措施干预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2]。鉴于此背景,本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以进一步探究在NSCLC患者的干预价值,强化增益效果,为更多晚期NSCLC患者提供高质量生活水平,正文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开始、截止点分别取2023-09月,2024-09月,样本容量总计纳入60例,均为我院就诊的晚期NSCLC患者,将电脑随机排序作为分组原则,分别命名为对照和研究2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值=17例/13例,年龄范围46~79岁,求取均值(62.61±5.29)岁;研究组中男/女比值=18例/12例,年龄范围45~79岁,求取均值(62.26±5.88)岁。数值差异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对疾病的常规宣教工作,并以口头形式为患者疏导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病情的监测工作,及时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规避,并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指导;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声音、光线、温湿度等。
研究组(人文关怀措施):①个性化心理疏导:NSCLC患者多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例如抑郁、恐惧等,护理人员可以借助安慰、倾听以及鼓舞等多种形式,为患者展开多样化心理疏导,让其建立积极生活态度,强化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②疼痛管理:结合患者疼痛程度,展开个性化以2天、周为单位进行具体的疼痛评估与记录工作,包含疼痛的性质、持续性时间以及程度等,结合评估结果针对性调整疼痛管理方案。同时结合患者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环境调整,尽量以暖色调为准,从而增加患者舒适度医疗体验,降低疼痛值。对于部分存在严重疼痛程度的患者可以和医师协商共同调整干预方案,为患者展开多镇痛模式用药。③充分尊重患者尊严与隐私:主动询问和安慰患者了解其意愿与选择,并协助患者做出最适合的决定,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是在公共场合避免对其隐私与病情进行讨论。④社会支持:结合家庭、志愿者、社会等多层面的社会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给予情感支持与陪伴等,为患者提供关爱与帮助,从而降低患者孤独感与压力值,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③信息透明:在获取家属同意后为患者、家属详细提供准确、易懂的治疗方案与疾病信息,包含疾病的进展、可能存在的风险等,便于患者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同时做到积极、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依据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展开对比,包含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等,总计分值区间0-100分,分值和护理质量呈正比。(2)生活质量水平:干预后借助WHOQOL-BREF量表展开评估,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大维度,对应条目分别为7、6、3、8,均以0-5分计分,二者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版本展开数据的整理与解析,计量数据:平均值±标准差(x̄±s)描述,运用t检验手段加以验证;计数数据:百分比(%)直观呈现,χ²检验来评价;设定显著性水平P=0.05为判断基准。
2.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1。
表1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质量 | 生活质量 | |||
生理 | 心理 | 社会关系 | 环境 | |||
对照组 | 30 | 79.21±5.12 | 55.21±6.12 | 65.21±7.12 | 65.21±5.10 | 57.21±3.61 |
研究组 | 30 | 85.12±5.30 | 62.21±5.12 | 72.36±6.51 | 70.21±5.33 | 63.60±3.81 |
t | -- | 4.393 | 4.805 | 4.059 | 3.712 | 6.668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3. 讨论
晚期NSCLC患者受肿瘤细胞的扩散、治疗干预产生的副作用等,多容易经历剧烈的全身性疼痛以及呼吸不畅等临床表现,导致身心在长期双重折磨下,极易加速患者对疾病末期的恐惧心理,诱发绝望感[3]。但常规的护理措施由于心理支持不足、情感关怀缺失等特点影响,致使患者无法有效调节精神健康,且受护理方式单一、易忽视患者社会背景等,无法多样化满足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患者需求,导致整体护理质量受限,患者对干预效果满意度较低[4]。
本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有上升。原因剖析:人文关怀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癌症患者当中的干预理念,它强调对患者精神层面的重视和对人的尊重,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为患者提供关怀[5]。将其应用到晚期NSCLC患者,由于此疾病的复杂多变性,人文关怀着重强调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展开干预,并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可以借助有效沟通倾听及时掌握患者的精神需求,个性化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6]。同时人文关怀始终围绕患者展开,并重视患者疼痛管理,通过借助多形式使患者机体疼痛获得有效管理,有助于强化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各项操作的实施,逐渐提升护理质量。此外,通过社会支持,让患者获得更多的帮助与关爱,有助于降低其无助感,逐渐推动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上升。另外人文关怀还重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使患者更好的应对自身疾病,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在晚期NSCLC患者中展开人文关怀模式干预,有利于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云霞,崔红军. 拓展型舒适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药,2021,43(11):1758-1760.
[2] 肖洁,张波. 循证式癌痛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4,8(15):134-136.
[3] 彭云. 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7):100-104.
[4] 江罗筠,李红桃,黎琪,等.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23,30(33):161-165.
[5] 杨金蕊,焦妙蕊,赵婵. 人文关怀联合舒缓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痛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4,45(12):1197-1200,封3.
[6] 李千. 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1):71-72.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