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筛选年限范畴在2023.10~2024.10期间,样本总计容量为70例,疾病类型选我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BPOMS正性心境大于对照组,负性心境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落实到晚期肺癌患者中,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可借鉴。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晚期;肺癌
肺癌作为一种高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现极高增长态势,此疾病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表现多缺乏特异性的特点,致使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1]。此阶段患者在强烈癌痛的促使下会逐渐削弱其求生欲望,加之在心理负担的日益沉重下,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此类问题又是侵蚀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品质的关键,因此,针对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聚集并解决患者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引导其以正确态度面对生命,成为临床所关注的一大重点问题。个性化心理措施的实施可以做到对患者的真实心理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制定多样化护理方案,促使患者降低心理压力值,为进一步对护理价值进行细化,本文选70例晚期肺癌患者展开对比研究,旨在协助患者降低负性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现将正文内容呈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70例(2023-10月份至2024-10月份)我院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组依据通过“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指导,分为对照组(n=35例)、观察组(n=35例)。对照组中性别比值:20例(男)、15例(女),年龄区间45~80岁,平均数(62.61±5.11)岁,病理分期:Ⅲb、Ⅳ分别为7例、28例;观察组中性别比值:19例(男)、16例(女),年龄区间46~80岁,平均数(63.35±5.06)岁,病理分期:Ⅲb、Ⅳ分别为8例、27例。数值信息呈现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定期进行病房的消杀工作,并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相关知识以及可能伴随的不适症状和正确应对方式等,同时对患者的癌痛程度展开精准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展开多样化镇痛处理;为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饮食等指导,培养科学生活习惯等。
观察组:执行个性化心理护理。①构建专业护理小组:选择科室服务态度良好、专科护理知识丰富的护士共同组成,小组成员在护理前均接受为期1周的心理知识、临终关怀以及心理技能等培训工作,确保均已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②心理情绪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详细搜集,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患者真实心理特征、基本心理诉求等,依据剖析结果融入患者的教育背景、认知层次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策略。③心理护理实施:a心理干预方式: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利用简单明了语言展开单独的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对于教育水平较高患者,可以借助专题讲座、视频等多形式以整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指导患者学会正确自我情绪调节以及正确面对疾病的挑战。b死亡教育:晚期肺癌患者其生存周期相对较短,因此可以在化疗期间适时为患者展开生命意义层面的正向引导,协助其正视并克服死亡的畏惧,提升积极、乐观的心态。c正念减压疗法:第一周以疾病健康知识手册以及音频资料等讲解肺癌基本知识,并引导患者通过正念冥想,回想以往美好的人、事,从而保持积极轻松的心理状态。第二周让患者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展开正念呼吸行走锻炼,每次坚持30分钟左右,1天1次;第三周指导患者利用正念在某部位出现疼痛时进行缓解,以避免因明显疼痛导致负性情绪增加。d情绪管理:第一阶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一对一口述心理疏导,并鼓励患者不放弃治疗;第二阶段协助患者、家属学习正确情绪自我管理方法,确保患者及时捕捉负性情绪,并展开针对性调控;第三阶段借助认知疗法辅助患者构建正确的死亡观,并做到耐心倾听患者讲述,以减轻不同心理特征的悲观情绪。
1.3观察指标
(1)心理健康情况:干预前后,利用BPOMS量表展开具体评估,包含正性心境与负性心境两大主评分项,分别包含6、24个条目,各条目分值范围0-4分,随着分值上升,正性心境越好,负性心境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进行X2值检验;计量资料“(x̄±s)”来表示,使用t检验。P<0.05时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2组BPOMS数值差异不大,护理后,正性心境分值上升,负性心境分值下降,并且观察组波动更大,P<0.05。见表1。
表1心理健康情况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正性心境 | 负性心境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5 | 6.21±1.30 | 9.51±1.88 | 60.21±8.12 | 23.21±5.21 |
观察组 | 35 | 6.25±1.33 | 15.21±2.66 | 60.36±9.72 | 12.61±5.02 |
t | - | 0.127 | 10.353 | 0.070 | 8.668 |
P | - | 0.899 | 0.000 | 0.944 | 0.000 |
3. 讨论
近年在医学诊断技术提升和大众不良生活习惯的推动下,肺癌的患病人数还在持续性增加,并且已有数据显示,晚期肺癌患者出现明显癌痛症状例数约占据80%左右,极易产生绝望、悲观心理,尤其是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受其对疾病治疗了解片面、环境等影响也易加重负性情绪[2]。常规的护理措施侧重于疾病护理,在现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下已经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护理效果,尤其针对晚期肺癌这一严重影响情绪的疾病,进行护理方案调整已是大势所趋[3]。
本研究数据得出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更理想。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的核心在于依据患者的心理波动展开具体干预,属于一种目标较为明确、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措施,旨在有效解决患者的个性化和特异性心理问题[4]。将其应用到晚期肺癌患者中通过重视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层面的差异性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可以为后期获得较高护理质量奠定基础[5]。同时强调和患者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及时掌握其真实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并给予真诚关怀与积极回应,有助于强化患者的信任感,更加积极面对自身疾病,从而促进正向心境的提升[6]。此外给予死亡教育、正念减压等多项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程度,提升疼痛阈值,从而建立积极的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执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更好的使患者保持积极心境。
参考文献
[1] 赵晶,韩永莉,张起. 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4):315-317.
[2] 慕华,崔静.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7):175-177.
[3] 吴雪梅.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10):46-47,50.
[4] 贾春晓.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护理医学杂志,2023,2(3). [5] 孙林林,兰花兰,孙亚娟. 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0):1768-1769.
[6] 吴茜. 舒适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3):144-146,149.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