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淄博陶瓷和琉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淄博陶瓷和琉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演化和发展,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制作到现在的创意产业。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既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淄博;陶瓷与琉璃;传承与创新
近几年来,淄博陶瓷和琉璃的继承和创新取得长足的进步。据统计,2024年底,淄博被评为“山东手造·百佳百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淄博通过打造非遗坊,打造手造产业集群,推动工艺创新,逐步构建“齐文化+”文化IP。同时,淄博文创产业的兴起,为传统陶瓷、琉璃的传承提供新思路。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淄博琉璃陶瓷的传承与创新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深化。
一、淄博陶瓷与琉璃的传承的重要性
(一)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延续
淄博陶瓷和琉璃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了这个城市几千年的文化脉络。淄博陶瓷自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开始,经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并在不断发展中不断发展。琉璃也有很长的历史,淄博又是中国重要的琉璃产地之一。这些手工制品不仅是手工制品,也是历史的见证,凝结着淄博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审美理念和生活习惯[1]。传承淄博陶瓷和琉璃制品,就是在传承一部生动的本土文化。其独特的造型、纹饰、工艺,无不凝聚着淄博人的智慧与智慧,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一代又一代的陶工、琉璃匠人们,将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把前人的精神与文化价值传承下去。这一传承,使后代得以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悟先人的生命与创造,使淄博历史记忆得以完整地保存与延续,使之成为连接古今与未来的一种文化纽带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淄博陶瓷琉璃产业已成为淄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到产品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和销售。众多的陶瓷和琉璃企业,不但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从一线的生产工人、专业的设计研发人员、营销人员等,带动社会各阶层的就业,同时也为当地财政带来可观的税收。随着时代的进步,继承和发扬淄博陶瓷和琉璃技术,可以促进行业的创新升级。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的结合,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这些新产品既能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和个性化工艺品的需要,又能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强淄博陶瓷和琉璃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技艺创新与艺术价值的提升
淄博陶瓷和琉璃的传统制作技术复杂、精细,是历代艺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继承这些技艺,是当代艺术创新的根基,新一代艺术家、工匠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表达方式。可以把现代审美理念和艺术潮流融入陶瓷和琉璃艺术创作之中,使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一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使淄博陶瓷和琉璃艺术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扩展,从传统的实用性器皿发展到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艺术品。这些作品在造型上更新颖、更有特色、更大胆、更丰富的色彩运用、更多样的装饰手法,引起众多艺术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在国内、国际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进一步提升了淄博陶瓷、琉璃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与文化地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
淄博陶瓷和琉璃制品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技艺传承下去,就能有效地保护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人去传承、去实践的,如果这条链断裂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面临消失的危险。通过淄博陶瓷、琉璃艺术的传承,可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在传承活动中,文化知识、技艺得以广泛传播。通过学校教育,文化展示,以及现代传媒的推广,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淄博陶瓷、琉璃的独特魅力,可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淄博陶瓷与琉璃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深度工艺挖掘与系统性保护
可以以“工艺记录”为基础,运用高清晰图像、三维扫描等现代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淄博陶瓷、琉璃传统生产工艺,并建立在线工艺数据库。这样既方便对传统技艺的长期保存和快速检索,又为远程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素材,实现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传承。同时,要积极推进淄博陶瓷、琉璃制作技术申报国家级、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官方认证提高社会对陶瓷、琉璃文化的重视程度[3]。同时,通过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对传统工艺作坊的维护、老艺人的生活补助以及技艺传承工程的实施,保证传统工艺在“活”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保护。
例如,淄博可围绕“工艺记录”这一重点,组织专业团队,利用高清晰影像技术、三维扫描等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陶瓷、琉璃等传统工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成品的制作过程,还需要对原材料的选择,配方的调配,造型的技巧,装饰的技巧,烧成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如针对淄博独特的雨釉瓷,可对烧制过程中的原材料配比、配比、烧制温度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这一核心技术得以完好保存。需要将这些有价值的工艺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在线工艺数据库,数据库不仅能为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料,为远程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便利,也能使传统技艺跨越地域的限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与传承。在设计数据库时,既要注意用户友好性,保证用户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又要注意数据安全,防止非法窃取传统技艺。此外,淄博应积极推进陶瓷、琉璃等工艺的申报,争取国家和世界的“非遗”。在申报过程中,要准备详细的申报材料,包括技术的历史来源、传承谱系、独特价值和现状评价。一旦申报成功,将极大地提高淄博陶瓷、琉璃文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政府与社会资本。而淄博政府应该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作坊的维护和补贴,使其能够安心地传承技艺。如可设立一笔经费,用以修缮老作坊,改善劳动环境,并为老艺术家提供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也可实施技艺传承工程,以师徒制、工作坊等形式培养新一代工匠,保证传统技艺在“活”的环境中得到有效传承。
(二)科技融合与材料技术创新
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应重点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的低能耗陶瓷及琉璃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可结合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寻求既能保留传统美学,又能满足现代环境要求的新材料,为淄博陶瓷、琉璃行业注入绿色动力。可以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如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自动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留手工艺术品的独特性与精细度。研制智能监测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例如,淄博可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可生物降解的低能耗陶瓷及琉璃材料。如可利用生物质或可再生材料,研制出可降解的陶瓷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采用纳米技术对非晶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强度、耐高温性,降低加工能耗。淄博可在保持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可以借鉴材料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研制出既能体现传统韵味,又能满足现代美学与环境保护的新材料。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使陶瓷表面具有古瓷般的温润质感,又能保证无毒无害,符合现代家庭用品的安全标准。在琉璃制品方面,可尝试把传统色彩和现代设计观念结合起来,研制出既有古典美感又有现代装饰风格的琉璃工艺品。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面,淄博可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系统等,在保持手工艺术品的独特性和精细化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如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陶瓷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保证每个产品的外形尺寸都达到最优。在装饰过程中,采用智能化喷绘技术,实现复杂图案的精确描绘,提升产品的艺术性。另外,可开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三)市场导向与产品创新策略
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度“市场调研”,按年龄、性别、兴趣等维度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制定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差异性的产品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引导产品设计与生产,实现供需精准对接[5]。还可通过与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把淄博的陶瓷、琉璃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家居饰品中,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通过高端展会和国际设计周等平台,展示合作成果,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地方特色到国际品牌的跨越。
例如,可通过问卷调查、社会媒体分析等方法,收集消费者对于陶瓷、琉璃制品的喜好信息,并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等进行细分。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可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时尚元素的陶瓷餐具及琉璃饰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此外,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淄博可建立消费者偏好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指导。如可根据消费者的购物记录和评论反馈,对最流行的产品风格、颜色搭配以及价格区间进行分析,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通过与时尚设计师及艺术家的跨界合作,在现代服饰及家居饰品中融入陶瓷、琉璃元素,拓展其应用领域。同时,淄博应积极参与高端展会、国际设计周等高层次展会,展示合作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如在国际家居博览会中设立“淄博陶瓷琉璃展区”,展示最新产品及设计理念,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参观。同时,还可开展淄博陶瓷琉璃设计竞赛、艺术展览等活动,提升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使其由地方特色走向国际品牌
(四)文化普及与社群共建
在文化普及与社群共建中,需要开设相关文化培训在“培训计划”里,可增加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陶艺、琉璃工艺课程,把传统文化与学校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与创意。组织青少年设计比赛,为优秀作品提供展示平台,培养未来手工艺大师[6]。此外,可通过社区艺术节、手工艺市集等“公众活动”,让市民亲身体验陶制、琉璃制工艺,增进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情感联结。还可以创建一个线上交流平台,交流制作技巧和创作心得,形成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生态,推动淄博陶瓷、琉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在文化普及和社区建设上,淄博可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激发青少年对陶瓷、琉璃等工艺的兴趣和创造力。如可将陶艺课与琉璃课结合起来,邀请手工艺大师进学校,向学生讲解陶艺的历史渊源及制作技艺。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验到制作陶瓷、琉璃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淄博可举办青年创意大赛,为优秀作品提供展示平台,以激发青少年创意的热情。如设立“淄博陶瓷琉璃青少年设计大赛”,鼓励青少年围绕“环保”“传统文化”等特定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大赛,可以挖掘和挖掘具有潜力的青年设计师,为淄博陶瓷和琉璃业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另外,淄博也可以通过社区艺术节和手工艺节等公共活动来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的联结。如可利用节假日和周末举办淄博陶瓷琉璃文化节,设置工艺展示区、互动体验区、产品展销区,使市民体验陶艺和琉璃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还可邀请手工艺者现场示范制作工艺,解答市民的疑问,提升大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与喜爱。为营造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生态,淄博也可搭建“淄博陶瓷琉璃文化社区”等网上交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手工艺者、设计师、消费者可以互相交流制作技术,创作心得,购物经验,从而形成一个热爱陶瓷和琉璃文化的社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促进淄博陶瓷和琉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这项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淄博陶瓷、琉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能将现代技术和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促进它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可以提高淄博陶瓷和琉璃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又可以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文化自信。未来,伴随着“文化淄博”品牌效应的不断增强,淄博陶瓷和琉璃产品有望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李学美,王俊红.全媒体时代淄博陶瓷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J].山东陶瓷,2022,45(06):22-28.
[2]张莉.殿堂即课堂 博物以致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深度对接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0):49-52.
[3] 常海波,王登峰.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藏黑釉粉杠瓷赏析——兼论山东地区黑釉粉杠瓷器[J].山东陶瓷,2022,45(01):32-37.
[4]赵毅平.淄博守艺人——淄博陶瓷与琉璃的传承与创新[J].装饰,2020,(10):20-25.
[5]周志.设计促进视角下对淄博陶琉产业的考察与反思[J].装饰,2020,(10):12-19.
[6]赵华.工艺之美——淄博陶瓷琉璃作品撷英[J].装饰,2020,(10):42-54.
作者简介:郑安琪(1990.12—),女,汉族,籍贯:山东淄博,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旅游管理。
课题:2024年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传统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淄博陶瓷琉璃发展路径 编号24C120017621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