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康复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冯娟

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 西院康复医学科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 摘要:骨折为临床多见疾病,与常规疾病不同,骨折的治疗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恢复则需要较长时间,而在该期间患者存在诸多风险,且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感染、骨折愈合不良等,且生活中不当行为可影响患者的恢复。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实施良好且能够充分兼顾患者多维度的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骨折为临床多见疾病,与常规疾病不同,骨折的治疗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恢复则需要较长时间,而在该期间患者存在诸多风险,且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感染、骨折愈合不良等,且生活中不当行为可影响患者的恢复。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实施良好且能够充分兼顾患者多维度的护理。基于此,临床上积极推进对此类患者的多元化康复护理,为促进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近期该方案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多元化康复护理:骨折;应用进展

骨折即因为外部暴力、个人活动不佳、骨质疏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造成的骨骼组织断裂或其他分离损伤,该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而且受我国科技、交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呈现于升高趋势[1]。目前对于骨折的治疗相对简单,多数非复杂性、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可通过手术/非手术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完成复位固定治疗,其可解除患者骨骼生理结构异常表现,但是临床治疗无法使患者损伤的骨骼快速恢复,其的恢复通常依赖患者自身组织的自我修复[2-3]。该情况决定了患者骨折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该期间,患者存在较多的风险情况,如果个人生活习惯不佳,如吸烟、饮酒则可能造成恢复异常,另外骨折通常伴有强烈疼痛、组织肿胀等情况,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患者的快速恢复。对患者实施良好护理具备必要性,基于骨折患者护理需求较多,且骨折恢复受各类因素影响明显,近些年临床上建议采取多元化康复护理支持,以促进患者的恢复[4]。该护理方案对骨折恢复先进护理措施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整合,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护理支持,涵盖了患者的身心支持、生活干预、康复支持、辅助康复支持、持续评估等,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恢复风险,促进了其的恢复速度。为给临床应用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多元化康复护理在骨折领域的应用进展。

1. 多元化康复护理的概念与核心支持措施

1.1概念与应用意义

多元化康复护理是一种整合身心支持、康复支持、生活饮食、活动支持等多维度支持的康复护理方案,骨折患者的恢复期间由于其依赖自身的组织自我修复,因此其对于营养、康复活动、循环稳定、个人心理状态与护理依从性有着较高的需求,如患者营养不佳,则可能导致恢复迟缓,生活不佳,则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5]。多元化护理较为全面的兼顾了患者的护理需求,继而可以减少患者的恢复风险,促进恢复,提升恢复结果。

1.2核心支持措施

多元化康复的核心护理支持措施在不同患者应用中存在差异,但是其的核心理念即基于患者的个人情况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提供护理支持,尽可能涵盖患者的护理需求,基于该理念,多元化康复护理的核心措施即多维度评估-个性化干预构建[6]。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的评估,主要包含四部分,即生理功能恢复评估(如肌力、关节活动度)、心理状态评估、疼痛与自我效能(疾病认知情况),通常认为生理功能恢复影响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构建,如不同的骨折类型、年龄、并发症、肌力状态等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方案[7-8]。心理状态主要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较佳、稳定的情绪有助于稳定循环,并提升患者对于康复锻炼的支持度,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核心指标,基于疼痛表现予以镇痛护理具备显著价值,自我效能/依从性直接决定患者的护理支持度,如果自我效能不足可能导致患者抵触康复运动,尤其是院外康复运动,这会显著增加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9-10]。

2.多元化康复护理支持的关键措施与进展

2.1镇痛

在骨折术后护理中,镇痛护理是重要的部分,目前的骨折镇痛支持一般依赖药物,通常会予以患者麻醉类镇痛、镇静药物,但是此类药物存在应用阈值,从护理角度应用镇痛措施改善患者的疼痛表现具备必要性。在多元化康复护理支持中,镇痛护理通常还包含促进患者术后患处肿胀消退,近些年关于此的文献多采取综合镇痛措施,通常包含穴位按揉/针刺、热敷/冰敷、语言安抚、环境支持等[11-12]。研究者认为基于中医理念对穴位进行按揉、针刺,可以促进局部循环,促进疼痛物质的消退,以进行镇痛,热敷/冰敷可以影响患处组织的血管渗透性,微循环表现,如冰敷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改善水肿表现,促进炎症与疼痛物质流转,而语言安抚与环境支持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应激表现,可以提升舒适感,继而从侧面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13]。除去此类措施,目前还有研究建议在疼痛护理中应用红外照射等新型辅助治疗措施,研究者认为红外照射可以抑制炎症,改善微循环,继而可降低疼痛感。

2.2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通常存在强心理应激表现,为降低患者的不适性,使其尽快进入康复活动阶段,多元化康复护理通常会在早期进行心理支持,在近期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该部分内容大多是基于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即引导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其进行语言劝慰[14]。少部分临床方案与研究则建议加强心理支持,应用专科心理护理、阶梯心理护理,增强心理支持的有效性,但是关于此的单独研究较少,尚不明确是否有必要增强一般骨折患者的心理支持。需要说明的是在老年、骨质疏松等严重骨折中,因为患者普遍恢复时间较长、依从性需求较高,临床上认为对于这部分患者提升心理支持具备一定的价值,另外在提供心理支持的同时,研究者还认为需要加强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促使其保持情绪稳定[15]。

2.3辅助康复支持

多元化康复护理中康复支持是护理方案的核心部分,关于康复支持,前沿研究建议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支持,即包含康复锻炼、促恢复支持,目前关于促恢复支持的研究相对较多。针对不同的骨折,目前临床研究建议联合不同的中医学辅助康复支持,尤其是针对严重骨折患者。如在胫骨平台骨折恢复中,有近期文献显示在患者骨折恢复期进行阳陵泉、鹤顶等穴位针灸可提升患者的髋关节恢复速度,研究显示该速度可达10%[16]。另外在膝关节骨折中,也有文献显示对患者实施电针刺激可以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并且缩短患者术后的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患者进入康复锻炼的时间[17]。关于此类研究,目前临床较多,研究者认为在相对严重骨折中应用中医外治法刺激治疗,可以改善骨折区域的局部微循环,加速营养物质的灌注,并促进新陈代谢,以促进组织的自我修复,继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另外还有研究建议在术后/骨折复位后早期,对于患者患处周围进行穴位按揉、推拿,其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早期对患者软组织进行穴位按揉,可以降低患者术后3d时候的组织肿胀表现,继而缩短患者的血肿与疼痛持续时间,促进患者更快进入康复锻炼期间。另外还有研究建议对患处周围组织进行中药外敷,通过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促进组织肿胀的消退,加速患者的恢复[18]。目前关于此类的临床措施与研究均较多,其中主要措施为中医学外治方案,多建议针灸、推拿,但是具体不同骨折中需要具体分析,另外关于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老年骨折、严重骨折中,对于一般骨折、青少年群体是否具有必要性,尚不明确。

2.4康复锻炼

骨折治疗后,骨折恢复后患者是否能获得理想的恢复结果即活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锻炼,锻炼可以促进循环,促进组织修复,适应骨折损伤,尤其是关节炎骨折。不同骨折的康复锻炼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多元化康复护理中,康复锻炼方案多为临床先进康复锻炼方案,较为常用的是分阶梯锻炼、辅助锻炼、个性化评估康复锻炼,分阶梯锻炼即依据患者的骨折恢复表现,制定不同阶梯的锻炼方案,该方案可以较为良好的适应患者的锻炼需求,促进恢复。辅助锻炼大多用于术后早期,即由护士辅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通常为被动活动,在该阶段患者不明确活动风险,护士辅助既可以满足活动需求,又可以规避风险。个性化评估康复锻炼为最常用方案,该方案即系统性的评估患者的肌力、身心状态、疼痛与个人感染,选取合适的时间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康复运动措施[19]。除去此类常用的锻炼方案外,临床上针对较为严重的骨折还开发了镜面引导锻炼,该方案通常用于严重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其恢复速度缓慢,通过引导患者镜面活动,自我纠正活动动作,以促进锻炼,此外还有智能监测技术,其实时监测步态对称性、活动强度,并持续引导患者规范锻炼/生活活动,该方案多用于老年骨折恢复不易群体中。

2.5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多元化康复护理中重要的护理措施,该措施可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与个人恢复的认知,在多元化康复护理中,大多应用常规宣教,即向患者发放宣教材料,依据材料宣教。但是针对老年、复杂骨折等特殊群体,相关研究建议提供效能更强的宣教方案,如视频宣教、演示宣教等基于多元化平台进行的宣教,以增强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降低风险。

3.小结

在骨折护理中多元化康复护理充分基于患者的护理需求,整合了先进护理措施,其具备改善骨折患者功能预后、提升生活质量的优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多元化康复护理呈现于模块化,如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其可以基于患者的需求替换护理措施,以增强护理的有效性。该方案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方案,但同时需要注意,其的护理措施并非完全理想,如康复辅助支持相关措施多数存在效能一般情况,因此进一步进行研究,嵌合先进护理措施具备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申军丽,杨红艳,李俊荣,等. 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22,46(7):863-865.

[2] 李冬梅,凌燕,黄美佳. 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381-384.

[3] 张巍琼,尤玮,徐燕. 多元化疼痛干预结合康复训练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肿胀程度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2):121-123,127.

[4] 郭薇,卓冬砚. 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KP术后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5):849-852.

[5] 冯兰兰,李伟芳,毕春娟. 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康复锻炼执行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2):183-186.

[6] 刘靓竹.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24,32(1):26-30.

[7] 马敏敏,谭丽军,王岩英. 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应激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4,22(31):153-155.

[8] 陈慧,王欣.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知信行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4,21(31):71-75.

[9] 栾敏,戴会,丰丽娟,等. 等速向心肌力康复训练联合多元化护理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24,32(11):111-114.

[10] 杜晓静,李子龙.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指导下多元化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18):136-139.

[11] 潘红,许丽平,许倩,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患者心理状态、康复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2):188-192.

[12] 高振华. 多元化康复护理结合早期部分负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3):119-122.

[13] 孙倩. 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结合多元化健康宣教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12):69-72.

[14] 李鑫林,成红.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现代养生,2023,23(17):1327-1329.

[15] 李珊珊. 风险预防精细化护理联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6):756-758.

[16] 段鹏飞. 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23,32(11):1135-1138.

[17] 朱晓雅. 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7):1083-1085.

[18] 黄威. 多元化康复训练联合温针灸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价值分析[J]. 大医生,2023,8(6):55-57.

[19] 李宗芳. 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23,30(5):56-60. 

冯娟,性别:女,出生年月:1989年9月,籍贯:广西柳州,职称:主管护师

学历::本科,毕业学校:桂林医科大学,研究方向:康复护理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