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炎患者BUT、SIt水平的影响

赵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221006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对医院就诊结膜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对象时间在2023年1月~2024年3月,80例确诊结膜炎并在本院就医处理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40例实施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探析对医院就诊结膜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对象时间在2023年1月~2024年3月,80例确诊结膜炎并在本院就医处理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40例实施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患者设对照组,40例实施糖皮质激素(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患者设观察组。评价指标,组间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炎症反应指标数据差异。结果:针对结膜炎疗效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95.00%、7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针对泪膜稳定性指标,检测数据(12.29±1.20)s、(7.89±0.74)mm,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检测数据(26.57±7.32)ng/ml、(14.02±2.18)ng/m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收治结膜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案治疗,能改善病情,保持泪膜稳定性,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满足临床预期效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结膜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实验;炎性因子

结膜炎是指结膜(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的炎症,也称为结膜炎,结膜是眼睛表面的薄膜,覆盖着眼球前部和眼睑内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过敏原或其他刺激物引起[1]。结膜炎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眼睛感染,也可以是其他眼部疾病的症状之一,该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眼睛有黄色或者绿色分泌物、视力模糊。研究[2]指出,细菌性结膜炎的病情,与细菌毒性强度、侵袭性程度存在关联,严重甚至可产生永久性视觉功能障碍,因此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保障预后有重要意义。左氧氟沙星为抗生素药物,对眼科疾病包括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有良好成效,但长期单一用药,可能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病情治疗效果,且可引发不良反应,诱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3]。本院近年来对到院就诊结膜炎患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展开本研究目的,在于探析药物联合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推广价值,将2023年1月~2024年3月80例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时间在2023年1月~2024年3月,80例确诊结膜炎并在本院就医处理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分组,针对组间数据差异,经分析,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组别前,告知患者本人、家属,关于研究内容、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确认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满足《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组别

男/女(n)

年龄(岁)

病程(d)

对照组(n=40)

22/18

25.87±3.01

9.62±0.45

观察组(n=40)

24/16

25.84±3.05

9.55±0.42

X2/t值

0.205

0.044

0.719

P值

0.651

0.965

0.474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亚洲春季角结膜炎的诊疗规范:2022年亚洲专家共识解读》[4],对于结膜炎的诊断标准;②就诊时,有眼部发痒、眼红、眼痛、绿色或者黄色分泌物等典型表现;③为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存在水肿、充血情况,有黏稠、白色状分泌物;④临床资料齐全;⑤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眼部疾病,诸如角膜功能失代偿、沙眼;②合并造血系统异常;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④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⑤对拟用治疗方案中,使用药物,有过敏反应。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药物治疗方案,药物产自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27,每次在患眼滴上一滴,每间隔两个小时,应用1次滴眼液,每天滴眼6次。

1.3.2观察组

实施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方案,其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剂量、频率等与对照组相同。糖皮质激素药物,选氟米龙滴眼液,药物产自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准H20067439,每次在患眼滴上一滴,使用时机,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5min后。

1.4观察指标

在为期3个月用药治疗后,对患者以下指标进行测量评价:①疗效依据:基于患者眼睛异物感、干涩感、结膜充血症状情况,结合细菌培养结果评价,症状消失,培养结果阴性,为显效;症状改善,培养结果阴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培养结果阳性,为无效。②泪膜稳定性:测量时机,治疗前后。测量方法:BUT,在患者穹窿结膜囊中,将荧光素钠溶液滴入,叮嘱患者在瞬目之后,要立即保持直视前方,在裂隙灯的辅助下,对最后一次瞬目距离睁眼期间,首个破裂点出现的时间,记录数据;SIt,在患者结膜内,滴入布比卡因滴眼液,在5mm位置,放置折叠泪液检测滤纸,在患者下穹窿结膜内部,放在约1/3位置,在5min后,将滤纸取出,等待2min,测量长度。③炎性因子:测量时机,治疗前后。测量方法,在患者眼睑下,涂抹清凉油以达到刺激效果,用毛细管收集出现在外眦位置的反射泪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检测对象,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5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研究涉及对比处理数据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泪膜稳定性、炎症因子)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组间数据检验使用t方式;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组间数据(临床疗效)检验用X2方式。所得数据P<0.05,分析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组间临床疗效

针对结膜炎疗效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95.00%、7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控制效果对比

组别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0)

17

14

9

77.50

观察组(n=40)

23

15

2

95.00

X2




5.165

P值




0.023

2.2组间泪膜稳定性情况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稳定性指标测量对比(x̄±s

组别

BUT(s)

SIt(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0)

3.73±0.47

7.73±1.04*

5.83±0.82

6.86±0.63*

观察组(n=40)

3.68±0.46

12.29±1.20*

5.78±0.81

7.89±0.74*

t值

0.481

18.162

0.274

6.703

P值

0.632

0.000

0.785

0.000

注:*,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

2.3组间炎性因子情况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检测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测量对比(x̄±s,ng/ml)

组别

IL-8

TNF-α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0)

48.54±10.25

32.55±8.25*

30.25±4.81

18.53±3.23*

观察组(n=40)

47.94±10.74

26.57±7.32*

30.64±4.74

14.02±2.18*

t值

0.256

3.429

0.365

7.320

P值

0.799

0.001

0.716

0.000

注:*,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眼药物,被应用于多种眼部炎症感染疾病的治疗[5],对细菌性结膜炎有良好的病情干预作用,治疗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通过抑制细菌DNA拓扑异构酶Ⅱ(DNA gyrase)和DNA拓扑异构酶Ⅳ(DNA topoisomerase IV)的活性来阻断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6]。对于引起结膜炎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左氧氟沙星可以直接作用于它们,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结膜炎症状。②抗炎作用:除了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炎症是结膜炎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血管扩张、渗出和组织水肿等。左氧氟沙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活化,减轻结膜炎的炎症反应,缓解眼部的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在本研究中,实施单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泪膜稳定性、炎症因子指标的干预,治疗后数据有所改善(P<0.05),但临床研究[7]发现,单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存在病情反复的情况,对长期病情控制有不利效果。

糖皮质激素对结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皮质激素自身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对于结膜炎而言,能够降低炎症细胞浸润,阻断炎性介质释放,缓解患者红肿、疼痛以及分泌物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抑制免疫反应,特别是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对于结膜炎的治疗,控制炎症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否则可能导致结膜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纤维组织的形成,避免结膜瘢痕化,帮助恢复正常的结膜组织结构与功能。

针对结膜炎疗效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T、SIt检测数据(12.29±1.20)s、(7.89±0.74)mm。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TNF-α指标,检测数据(26.57±7.32)ng/ml、(14.02±2.18)ng/ml。上述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优势(P<0.05)。氟米龙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药物,被用于眼部疾病。本研究组间数据比较,提示氟米龙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结膜炎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优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缓解症状。

结膜炎患者通常伴有泪膜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导致眼部干涩、疼痛和视觉模糊等不适症状。氟米龙滴眼液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结膜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并改善泪膜的稳定性。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可以有效控制结膜炎的感染,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联合使用这两种眼药水可以从抗炎和抗感染的角度同时改善泪膜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视觉质量[8]。

结膜炎是一种炎症性眼病,炎症因子的产生是其病理过程的核心。氟米龙滴眼液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则可以通过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复制来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联合使用这两种眼药水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结膜炎的炎症反应,并加速病情的缓解。

综上所述,为收治结膜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案治疗,能改善病情,保持泪膜稳定性,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满足临床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明磊. 板蓝根滴眼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20):2881-2884.

[2] 李晓庄,殷文静,范其佩,等. 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的Meta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4):609-615.

[3] 袁月,陈颖欣,高明宏,等. 过敏性结膜炎常见过敏原及奥洛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对其治疗效果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12):1255-1257.

[4] 邵毅,郭楚祎,石文卿. 亚洲春季角结膜炎的诊疗规范:2022年亚洲专家共识解读[J]. 眼科新进展,2023,43(3):169-172.

[5] 陈敏,杨兰,陈中山,等. 氟米龙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TNF-α、IL-6及IL-10水平变化[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6):1036-1039.

[6] 朱双双,李仕永,汤宇,等. 清热散结胶囊对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视力、泪膜稳定性及泪液蛋白水平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4,45(5):642-645.

[7] 徐艳,林智,吴育芝. 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3):345-348.

[8] 王紫滕. 妥布霉素滴眼液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5):51-54.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