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阴道镜培训学习是妇产科医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学中是否能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在医学生临床教育逐渐专科化,精准化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中塑造科研思维与提升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教师,本文拟结合阴道镜培训教学实践,对阴道镜教学培训中有效提问策略进行探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以指导后续临床实践和科研思维的养成,从而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阴道镜培训教学
在任何专业任何内容的教育教学中,提问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明确的意义。阴道镜培训教学,是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可以作为引导妇产科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实践的第一步[1]。在阴道镜教学培训中,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深度的思考,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案例,对阴道镜教学培训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进行分析。
1. 引导式提问——建立学科基础结构
有效提问可引导学生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源于布鲁纳的教学理论,是指该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其中暗含了该专业领域知识的整体及其间的联系[2]。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且逐步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学能力[3]。通过有效的引导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而构建该专业领域的基本结构,从而将其融会贯通,再根据自身理解形成知识框架,达到对该领域的整体把握,增加学生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的能力。在阴道镜培训教育中,从讲解阴道镜的起源和发展进程开始,使学生了解阴道镜的使用场景及使用范围;再通过讲解阴道镜检查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检查所用机器的结构等,使学生们初步构建阴道镜相关理论基础,理解阴道镜检查报告上的每个名的专业含义及阴道镜机器结构的每个部分的作用及原理;最后,通过了解当前前沿与热点和阅读相关文献,逐渐充实初步理论框架。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全面的阴道镜检查基本理论结构。
例如,在正式进行阴道镜临床操作教学前,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引导式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阴道镜下有几种观察模式?荧光模式下应注重观察什么?醋白上皮形成原理?异形血管代表什么?异型血管包括哪几种?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提问引导进行铺垫,我们再开始讲解阴道镜应用设计的最初想法到最新一代的阴道镜检查仪器的变迁到相关原理、理论的建立过程,再逐步介绍常用的阴道镜检查基本理论、原理,通过系统的介绍阴道镜的历史背景及最新的理论、原理,并在讲解中不断的解答之前的提问,使学生形成对阴道镜荧光模式、醋白上皮、异型血管基本概念及其间联系的系统理解,可以使新入临床的妇产科医学生对这个检查设立的初衷及后续可能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代替之前传统临床教学实践中,仅以教会临床操作步骤的教学习惯,通过前期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相关基本结构,不仅能为后期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有助于医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为后续科研思维的培养提供基础。
2. 探究式提问——扫清临床易忽略盲点及重点
有效提问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实践学科,其教育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医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医疗实践。探究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需要探究和实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来解决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4]。经过引导式提问,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在前期教学过程中,由于基础理论的抽象化,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可能过于单薄苍白,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还会不断的遇到问题及部分细节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探究式的提问策略,在临床实践前,对学生易忽略的易错的临床盲点及重点进行提问,使这些盲点及要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使得他们在后续观察临床教师的技能教学中更有侧重点,能更好的指导后续临床实践教学。
例如,上一部分内容谈到,我们先教会学生阴道镜中包括哪些异常结果及这些结果的定义是什么,如异常血管。那么在阴道镜检查操作中,我们怎样取判别什么样的图像应被定义为异常血管呢?判别要点是什么?这些判别要点在镜下具体是什么样?这是学生在理论到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在临床实践之前,我们可以先把这些问题给到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模仿、学习临床教师的操作,代替之前简单的无趣的模仿,带着问题去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对临床实践的重点及操作的要点有更侧重的理解,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能结合之前自身理解的基础理论结构产生自己的新的认识和解读,为后续科研思维的培养提供科学问题。
3. 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科研思维培养
有效提问帮助在实践中培养科研思维。现代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不仅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进医学的不断进步,由于医学较强的实践性,科学问题的发现,来源于不断的临床实践。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开放性提问最大的优势是灵活性强,适应性强,有助于激发被提问者的谈话热情,得到大量的信息,特别适合那些答案种类很多,或答案比较复杂的问题,或事先无法确定具体各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同时,它有利于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自由的表达意见,开放式回答,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有时还会发现一些超乎预料的、具有启发性的回答。在阴道镜教学中,以开放式提问诱导医学生进行自己的思考及总结,从而发现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达到临床技能与临床科研思维的同步培养。
例如,在阴道镜培训中,结合上两部分内容谈及,我们已经从理论出发,进行了临床实践,那么在临床实践之后,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如通过刚才的观察,哪个临床实践步骤是有缺陷的?有更正和优化的办法吗?临床实践过程为什么是这样的步骤,能调换吗?能更改吗?更改操作步骤会对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再比如,异型血管代表着上皮可能存在病变,但病变的程度与异型血管的哪些具体因素相关?如范围,位置,形态?随着各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什么新的技术能用于优化阴道镜的理论与实践吗?在临床实践之后,对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启发他们在课余进行思考,进行资料的查找与阅读,进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些发现为后续科研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内容。
总之,成功的教育教学即包括使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也包括临床科研思维模式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临床教师通过运用好提问教学,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需要进行详细的问题设计及应用,可以帮助妇产科住院医师建立对阴道镜学习的兴趣,和对后续临床实践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及热爱,为后续科研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昀,魏丽惠.我国阴道镜技术培训何去何从[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 20(1):2.DOI:CNKI:SUN:FKLC.0.2019-01-001.
[2] 董吉原.主动地获取知识——浅谈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对医学生的指导意义[J].医学教育, 1985(06):27-28.DOI:CNKI:SUN:YXJY.0.1985-06-007.
[3] 罗燕平.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讲评课中的运用r——以《哲学非选择题评析类试题讲评》为例[J].新课程(教师版), 2017, 000(010):264.
[4] 李群义.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17):1.DOI:10.16681/j.cnki.wcqe.201617096.
[5] 李玉玲.巧设开放式提问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3):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叶艳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硕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医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SCI论文1篇。
通讯作者:李明霞,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博士后,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规范诊治,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创新培育基金1项,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7分,JCR1区),发表统计源核心期刊5篇,参与书写专家共识1篇,参译/参编专著4部,参与发明型专利4项。研究成果获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幼健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
- [1]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比较
- [2] 促愈熏洗方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 [3] 阴道镜教学培训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 [4] 县域视角下处方药共享平台的管理研究
- [5] 香椿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降糖进展分析
- [6]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验证的研究与实践
- [7] 碘克沙醇影响肾功能的因素分析
- [8] 探究中药贴敷治疗失眠过程中穴位刺激的量化标准与疗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