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 目的 将促愈熏洗方用于肛瘘手术患者治疗中,探究其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4.1~2025.1本院收治的94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观察组47例应用促愈熏洗方治疗,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上皮生长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腐肉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P<0.05);干预前,两组创面VAS、水肿评分及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及创面面积更低(P<0.05);两组术后3d、7d、14d各时间创面渗液评分、肉芽形态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VEGF、PD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更高(P<0.05)。 结论 对肛瘘手术患者来说,应用促愈熏洗方治疗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及水肿,缩小创面面积,减少创面渗液,还可促进生长因子分泌,促进肉芽形成,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肛瘘;促愈熏洗方;创面愈合
肛瘘为发生于肛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为肛管或直肠周边脓肿所致,临床多表现为肛周反复出血、流脓等,部分患者可伴瘙痒、疼痛等症状[1]。手术为临床治疗肛瘘的主流方式,但该病灶部位具有一定特殊性,且手术创面为开放性,可受到粪便污染,滋生较多细菌引发感染,可对创面愈合造成一定影响[2]。祖国医学认为,肛瘘属“肛漏”、“痔瘘”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为湿热淤,湿化下注造成经脉阻滞,加上手术后伤及经络,可造成气血气机瘀阻,内聚化毒呈脓,破溃后久久不愈引发疾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3]。促愈熏洗方为中医护理技术常见的外治手段之一,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促愈熏洗方用于本院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1~2025.1本院收治的94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组47例。
对照组病例资料:男女各自28例/19例,年龄区间:19~66岁,平均(42.69±2.78)岁,病程区间:7~52个月,平均(23.52±3.19)个月。
观察组病例资料:男女各自29例/18例,年龄区间:20.5~67.5岁,平均(42.95±2.87)岁,病程区间:6~50个月,平均(23.34±3.12)个月。两组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取药物0.4g溶于3000ml水内,并倒入超声药物熏洗治疗机内,调节熏蒸温度50~60℃,熏洗5min后,调节温度36~40℃进行坐浴150min。
观察组行促愈熏洗方治疗,组方:虎杖、蒲公英、苦参各30g,五倍子、当归各15g,将诸药以清水煎煮成药液取125ml加入3000ml水内,先熏洗5min后坐浴15min,方法同上一致,早晚各1次,两组均持续干预14d。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价,记录两组上皮生长、脓性分泌物消失、水肿消退、腐肉消退、创面愈合时间。
(2)于干预前、干预后应用视觉模拟法(VAS)对两组创面疼痛进行评估,总分10分,0分为无痛,得分越低提示创面疼痛越轻。科室自制水肿评价量表,分值0~3分,得分越低提示症状越轻。记录干预前后两组创面面积,于创面覆盖塑料膜,以记号笔对创面轮廓进行描绘,之后置于坐标纸上,对创面面积进行计算。
(3)于术后3d、7d、14d对两组创面渗液、肉芽形态进行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分值0~3分,得分越低越好。
(4)于干预前、干预14d后抽取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4~5ml,以3000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操作,离心时间及半径分别为5min、5cm,置于-40℃ 环境下保存,以ELISA法对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23.0,计数和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以%和(x̄±s)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上皮生长时间为(8.02±1.17)d、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为(4.13±0.75)d、水肿消退时间为(5.17±0.92)d、腐肉消退时间为(7.34±1.06)d、创面愈合时间为(21.69±3.48)d,明显较对照组(10.86±1.74)d、(6.02±1.14)d、(7.68±1.53)d、(9.86±1.84)d、(26.28±5.12)d短(t=9.286、9.495、9.639、8.136、5.083,P=0.000、0.000、0.000、0.000、0.000,P<0.05)。
2.2两组创面疼痛、水肿评分及创面面积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创面VAS评分为(6.82±1.04)分、水肿评分为(2.01±0.74)分、创面面积为(21.25±3.86)cm2,与对照组(6.89±1.08)分、(2.04±0.78)分、(21.37±3.91)cm2比较,无显著差异(t=0.320、0.191、0.150,P=0.750、0.849、0.881,P>0.05)。
干预后,观察组创面VAS评分为(2.86±0.46)分、水肿评分为(0.68±0.19)分、创面面积为(5.16±0.97)cm2,较对照组(4.38±0.84)分、(1.01±0.34)分、(8.96±1.86)cm2低(t=10.881、5.809、12.419,P=0.000、0.000、0.000,P<0.05)。
2.3两组术后各时间创面渗液、肉芽形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3d、7d、14d各时间创面渗液评分分别为(1.05±0.31)分、(0.86±0.24)分、(0.52±0.15)分,明显较对照组(1.56±0.42)分、(1.14±0.31)分、(0.78±0.24)分低(t=6.698、4.896、6.298,P=0.000、0.000、0.000,P<0.05);观察组术后3d、7d、14d各时间肉芽形态评分分别为(1.31±0.42)分、(1.14±0.37)分、(0.91±0.32)分,明显较对照组(1.98±0.52)分、(1.84±0.49)分、(1.34±0.33)分低(t=6.872、7.816、6.413,P=0.000、0.000、0.000,P<0.05)。
2.4两组生长因子指标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VEGF为(92.35±10.27)ng/L、PDGF为(40.18±5.27)ng/L,与对照组(92.57±10.48)ng/L、(40.42±5.56)ng/L比较,无显著差异(t=0.103、0.215,P=0.918、0.830,P>0.05)。
干预后,观察组VEGF为(118.96±16.28)ng/L、PDGF为(54.89±8.25)ng/L,明显较对照组(104.15±12.78)ng/L、(49.01±6.37)ng/L高(t=4.906、3.868,P=0.000、0.000,P<0.05)。
3.讨论
肛瘘为肛肠科常见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一旦形成较难自然愈合,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但仍以手术彻底清除瘘管为主要治疗手段。虽然手术疗效理想,但病灶所处位置较为特殊,管道走行较为复杂,术后创面存在瘘管残留、坏死组织等情况,且容易受到粪便污染,使得创面感染几率较高,术后创面愈合较慢。若术后护理不当可延迟创面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
祖国医学认为,肛瘘属“肛漏”范畴,发病之本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肛门受湿邪侵犯造成气血瘀滞不通,长久形成脓肿不散,造成疮口不合从而形成漏[4]。肛瘘手术造成经脉受损断开,使得气血阻滞于经络外,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局部红肿疼痛,受粪便摩擦污染聚集湿热毒,造成创面迁延难愈,治疗原则应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散风祛湿、清热解毒为主[5]。中医外治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肛肠疾病治疗中具有悠久历史,通过对历代医学家关于中医外治理论进行借鉴,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以中药熏洗加坐浴的治疗方法,可充分发挥祖国医学中去邪扶正、去腐生肌之效。本文所用促愈熏洗方中虎杖有散瘀止痛、祛风利湿之效,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苦参可清热燥湿,五倍子可涩肠止泻、收湿敛疮,当归可活血化瘀、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6]。现代药理亦证实,诸药具有抗炎、杀菌、消肿、调节免疫等诸多作用,通过熏洗的热力作用可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及消退,对组织进行修复促进其生长,坐浴可使药物直接与病灶接触,最大程度发挥药效,从而促进创面更快愈合[7]。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上皮生长、脓性分泌物消失、创面愈合等各项时间较对照组短,创面VAS、水肿评分、面积、创面渗液、肉芽形态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为中药熏蒸利用热力效应可改善病灶部位血液循环,较好缓解组织水肿,坐浴可通过温热效应促使肛周肌肉神经兴奋性下降,较好减轻疼痛程度,方中药物可发挥消肿止痛、杀菌等作用,可较好促进创面愈合,加速患者术后恢复[8-9]。此外方中当归含有黄铜、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可对皮肤进行修复,对创面组织进行良性刺激,促使其更快生长,虎杖、蒲公英中有效成分可发挥杀菌消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可减少创面细菌侵袭,从而加速创面恢复[10]。
PDFG具有扩血管、促进创面修复等作用,还可增长结缔组织促进上皮化,VEGF可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等过程,可对细胞进行抑制促使其调往,使创面血管更快生成[11]。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上述生长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提示促愈熏洗方可较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究其原因为方中当归具有补血养血、活血化瘀之效,可促进创面血液运行,从而改善血管生长情况[12]。
综上所述,对肛瘘手术患者来说,应用促愈熏洗方治疗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及水肿,缩小创面面积,减少创面渗液,还可促进生长因子分泌,促进肉芽形成,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瞿胤,张志君,郑德,等. 促愈熏洗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创面肉芽组织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2,43(10):1414-1418.
[2]李萍,杨桃,冯琳,等. 促愈汤熏洗坐浴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8):96-99.
[3]羊琪琪,罗春生,瞿胤,等. 促愈熏洗方对湿热下注型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4):96-100.
[4]许婷,李茜,尚琳,等. 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术后创口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 四川中医,2021,39(2):88-91.
[5]代根奇,王晓鹏,詹昊. 促愈熏洗方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3):288-291.
[6]曾兆江. 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4):118-120.
[7]瞿胤,张志君,芦亚峰,等. 促愈熏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大鼠肛门部创面修复效果及机制探究[J]. 陕西中医,2021,42(7):823-826.
[8]朱佩剑,陈燕钦,曹敬莉. 自拟消肿止痛生肌方熏洗对肛周脓肿根治术及肛瘘伴脓肿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2024,17(31):96-99.
[9]张欢,汤慧丽,陈诗雨,等. 促愈熏洗方对大鼠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6):73-78.
[10]逯萌,陈丽娜,刘满君,等. 自拟生肌促愈汤熏洗配合蛋黄油外敷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3,38(6):29-32,36.
[11]杜骏,徐治中,高莹,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2):94-97.
[12]薛亭,潘友珍,杨艳黎,等. 促愈外用方熏洗对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3,29(1):11-14.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
- [1]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比较
- [2] 促愈熏洗方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 [3] 阴道镜教学培训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 [4] 县域视角下处方药共享平台的管理研究
- [5] 香椿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降糖进展分析
- [6]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验证的研究与实践
- [7] 碘克沙醇影响肾功能的因素分析
- [8] 探究中药贴敷治疗失眠过程中穴位刺激的量化标准与疗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