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办公室政工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唐婧 范雨

中油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065000;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东地区公司 065000

摘要: 摘要办公室政工工作作为党政机关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本文从理论背景出发,梳理新时代政工工作的核心任务与现实困境,深入探讨在习近平新时代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

办公室政工工作作为党政机关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本文从理论背景出发,梳理新时代政工工作的核心任务与现实困境,深入探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如何构建政治坚定、业务融合、机制创新的政工体系。研究指出,应从强化理论武装、优化政工机制、推进政工手段现代化等维度入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事务的深度融合,以推动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党组织建设与行政效能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工工作;办公室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引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办公室政工工作不仅承担着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服务领导决策和统筹协调事务的职责,更是推动基层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政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强的思想支撑。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如何有效将该思想融入办公室政工工作,提升政治引领力、服务保障力和教育感召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办公室政工工作呈现出由“事务性管理”向“政治性引领”转变的发展趋势,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行政执行能力,更要具备政治判断力和思想引导力。然而,受限于思想更新滞后、机制保障不足、手段手法单一等因素,政工工作在实践中仍存在短板。本文拟在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办公室政工工作的关键问题,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政工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1 理论指导与时代背景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

对于政工工作而言,这一思想强调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提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为新时代政工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办公室政工工作在新时代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办公室政工工作是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神经末梢”和“服务前哨”,其主要任务包括宣传贯彻党中央精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好组织人事与文化宣传等。随着党中央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办公室作为核心职能部门,其政工作用不断提升,成为党组织联系广大职工、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重要桥梁。

在新时代背景下,办公室政工工作不仅要完成组织安排的政治任务,更应主动服务于政治生态建设和组织文化构建。尤其是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机关党建融合、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等方面,政工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直接影响办公室整体执行力与凝聚力。

2 当前办公室政工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2.1 理论学习与政治站位落实不均衡

尽管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力度,但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存在“知其言,不知其义”的问题。部分政工干部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缺乏系统研学和深度理解,导致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政治站位提升缓慢,难以有效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工作指导。特别是在一些非政工背景的综合管理岗位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较普遍。

2.2 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融合度不足

当前部分单位的政工工作仍然采取“会议+文件”的传统方式,缺乏与具体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机制与路径,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一些政工活动重宣传、轻指导,重形式、轻内容,未能深入渗透到日常工作与岗位职责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空洞化,无法真正激发干部职工的政治热情与工作主动性。

2.3 思政工作手段单一与评价体系滞后

受限于资源配置与机制建设,许多办公室在政工工作中仍采用传统手段,缺乏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政工宣传多以纸质简报、口头宣讲等形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传播力,难以吸引青年员工参与。同时,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对政工成效的评价标准模糊,导致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态度。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政工创新路径

3.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构建系统教育机制

为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办公室政工工作中落地生根,必须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理论学习机制。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如“每周一学”“主题党日”“专题读书班”等,确保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断线。另一方面,应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层级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通过“分层讲学+互动研讨+在线自学”三结合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同时,应将政治理论学习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与晋升挂钩,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良性机制,使理论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2 推动思政与业务深度融合,服务中心工作大局

办公室政工工作不能局限于开展思想教育,更应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做到政治引领与业务服务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应将政工内容嵌入行政流程中,如在工作布置中融入廉政提醒、在年终总结中融入思想汇报、在专项检查中融入作风建设评估,实现思想教育的无缝覆盖。

此外,政工人员应主动参与到办公室事务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凝聚和保障作用。如通过组织“先进典型分享会”、策划“岗位建功行动”等,将思想教育转化为岗位激励,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3.3 创新政工工作载体与方法,强化思想政治引导实效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办公室政工工作必须借助数字化手段创新表达形式。建议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工平台,如构建“智慧党建平台”“政工微信公众号”“干部思想状态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政工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与精准推送。

在方法层面,应尝试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视频微课、思想沙龙等新型教育模式,增强政工工作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特别是针对青年干部群体,应结合其成长特点与兴趣取向,设计参与感强、互动性高的政工项目,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4 建设高素质政工队伍的机制探索

4.1 完善干部培养与考评机制

政工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与实效。为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熟悉党建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政工岗位。应建立以政治忠诚度、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群众沟通能力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将日常表现、工作成效与群众满意度纳入量化指标,增强政工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同时,应通过外派学习、业务轮岗、跟岗培训等方式,拓展政工干部视野,增强其实战经验与组织策划能力,打造一支懂政治、善教育、会服务的政工队伍。

4.2 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办公室政工团队

面对新时代政工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应推动政工队伍由事务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引导政工人员持续加强政策理论、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等多维度学习。鼓励其围绕政工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与案例剖析,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此外,政工部门应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如政工沙龙、专题研讨、课题评比等,搭建沟通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3 构筑党建与政工协同联动机制

党建工作与政工工作本质上是统一的,应强化二者的融合联动。建议在组织结构上建立“党建引领、政工承接、协同推进”的运行模式,将党建活动策划与政工活动设计统筹安排,实现资源共享、内容互补、工作协同。

在制度层面,应制定党建与政工协同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分工、沟通流程与成果考评标准;在操作层面,应将党建工作中发现的先进事迹、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政工教育素材,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资源与表现形式,提升整体工作质效。

结语

新时代赋予办公室政工工作新的使命和责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政工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主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本文通过对当前政工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理论武装、机制创新、能力提升等实践路径,旨在推动政工工作实现内涵式发展。

未来,政工工作还需继续强化组织保障,深化方法创新,构建政治性强、实效性高、系统性好的政工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与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刘梦琪.新时代机关政工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22,38(03):81-86.

[2] 李晓华,陈卫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机关党建的指导意义[J].理论与实践探索,2021,29(06):42-47.

[3] 高文斌,孙婉婷.构建新时代政工工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2,(12):35-37.

[4] 刘志鹏,韩玉珍.新时代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J].行政论坛,2023,30(02):59-63.

[5] 何国庆,张春丽.政治建设视角下政工干部素质提升研究[J].领导科学,2023,(08):21-23.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