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舞台饰演焦裕禄的心得体会

韩晓伟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豫剧团 467000

摘要: 摘要:大型现代英模题材豫剧《焦裕禄》,是以原兰考县委书记、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焦裕禄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作者从成功饰演剧中主人公焦裕禄,在戏剧舞台上绽放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大型现代英模题材豫剧《焦裕禄》,是以原兰考县委书记、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焦裕禄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作者从成功饰演剧中主人公焦裕禄,在戏剧舞台上绽放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心得体会:一、深入了解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准确把握这个角色的精神内核。二、深刻理解该剧的政治思想性,使人物形象紧跟时代主旋。三、在艺术性方面,突破以往创作主旋律英模戏的固有模式,把现实典型人物演绎成闪光的艺术形象。四、在舞台上诠释出焦裕禄的心路历程,使焦裕禄精神得到弘扬传承,感召人心。 

关键词:戏剧舞台  饰演  焦裕禄  心得体会

2014年,在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时,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排演大型现代英模题材豫剧《焦裕禄》,我在剧中饰演焦裕禄这个角色,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精神洗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焦裕禄的精神事迹,而且也对自己的表演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感悟。

一、深入了解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准确把握这个角色的精神内核。

大型现代英模题材豫剧《焦裕禄》的剧情主要围绕1962年豫东兰考,经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严峻时刻展开。贫农的女儿郑小兰在农校退学后回乡造林封沙,却因病无钱医治。新任县委书记焦裕禄在调查灾情时发现了郑小兰的情况,并及时救助了她。随着抗灾斗争的深入,焦裕禄查风口、探流沙、走碱滩、访贫问苦,最终肝病严重,郑小兰和鲁一山骗他吃下贵重的中药,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焦裕禄崇高的人民公仆精神最终迎来了兰考的春天。该剧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及演员精彩的表演和铿锵的唱腔,真实展现了焦裕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怀。

焦裕禄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苦家庭,历经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后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多个岗位上表现出色。1962 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面临着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人民生活极为困苦。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方案。在他的带领下,兰考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战胜了三害,实现了粮食自给。然而,焦裕禄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 1964 年去世,年仅 42 岁。

为塑造好焦裕禄这个角色,我一方面与主创人员一起,到兰考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了解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厚感情和崇高评价,想方设法挖掘焦裕禄的精神内核,挖掘他为老百姓分忧、作为、亲民爱民的具体事件。我们参拜了焦裕禄墓地,亲身感受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抗风沙的情景,加深对焦裕禄事迹的详细了解。同时我查资料,翻书籍,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观看了有关焦裕禄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从中得到了启发和借鉴,力求全面把握焦裕禄的形象和性格特点。而且反复研读《焦裕禄》剧本,从中抓住焦裕禄热爱群众、关心群众、视群众如父母这一特征作为切入点,在唱腔、道白和身段等各个方面刻画和塑造焦裕禄,使焦裕禄这个英模人物经过艺术加工,让人感到更加实在亲切,感到他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他是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

我们把《焦裕禄》搬上舞台过程中,选取独特视角,把焦裕禄的精神品质融入剧情,使这部经典剧目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重点在舞台上在突出焦裕禄精神品质的五个方面,一是亲民爱民。焦裕禄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这种亲民爱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兰考人民,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二是艰苦奋斗。兰考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焦裕禄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全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治沙治水治碱。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群众同甘共苦。他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兰考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三是科学求实。焦裕禄在治理三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他的这种科学求实的精神,为兰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迎难而上。面对兰考严重的三害,焦裕禄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他坚信,只要有党的领导,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的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担当精神。五是无私奉献。焦裕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为了兰考的发展,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焦裕禄五个方面精神品质在舞台上的艺术再现,演绎了戏剧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深刻理解该剧的政治思想性,使人物形象紧跟时代主旋。

(一)在政治性方面。

该剧筑起了时代的精神丰碑。通过焦裕禄精神的舞台再现,观众能够深切地感知到焦裕禄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情怀,作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伟大人格。焦裕禄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优秀县委书记榜样,其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成为时代的精神丰碑。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河南视察工作,专门到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去参观,提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并给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的高度评价。

该剧是当今弘扬民本正能量的好题材。焦裕禄惜民爱民的事迹可以说是走一路留一路,相伴一生。他用自己的职权为民谋利,努力减轻人民的疾苦,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该剧是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通过在舞台上呈现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艺术地再现了焦裕禄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一个丈夫 、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博大情怀、特别情感,闪耀着一个平实、真实、可亲可敬的县委书记形象 。该剧力图在熟悉的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朴实与温暖,震撼与启迪,摒除虚假“英雄模式”,真诚地面对生活、人性,写出英雄人物在遭遇独特心境中的内心矛盾、痛苦和挣扎,深度开掘焦裕禄的情感世界,解码焦裕禄的精神能量,从人本主义角度重新切入,重新剖析、寻求、定位焦裕禄的形象坐标:好党员、好干部、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战友,寻求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

(二)在思想性方面。

该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舞台上重新塑造了焦裕禄这样一位朴实而又鲜活,传神而又亲切、平凡而又崇高的共产党员优秀干部的艺术形象,把有温度、有筋骨、有厚德的焦裕禄精神呈现给观众。焦裕禄求真务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态度和精神,通过这些典型情节得以悲情彰显,这使焦裕禄的艺术形象有了历史的深度和质感,刻录于碑的精神文化被搬上舞台。

三、在艺术性方面,突破以往创作主旋律英模戏剧的固有模式,把现实典型人物演绎成闪光的艺术形象。

该剧使焦裕禄精神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通过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以独特视角艺术地解读和诠释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和崇高品质,使人们从熟悉的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审美震撼。

该剧呈现出全新的艺术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在焦裕禄的人物塑造上,注重人物真实性的同时,使焦裕禄的形象进一步人性化,在文化价值方面,体现出正能量,与当今社会非常吻合。

该剧注重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在主题开掘、叙事创新、文艺元素融合等方面均有突破。从近些年英模人物题材的剧目中可以看出,由于局限于题材,正反面人物脸谱化比较严重,戏剧性不足,使主旋律戏剧的故事性往往较弱。该剧从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细节,充满了特别的感染力。

该剧注重细节塑造、丰富肢体语言。在表演过程中,我注重细节的塑造,力求把焦裕禄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真实、生动。从角色的一言一神、一举一动、一喜一怒,真诚走心、饱蘸深情,成功地让焦裕禄形象沉稳中透着坚毅、大气中透着儒雅、温和中透着果决、内敛中透着威严、幽默中透着智慧,让性格张力推动着戏剧效果,取得了可贵的艺术突破。比如,我通过模仿焦裕禄的走路姿势、说话语气、表情神态等,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我还注重服装、道具等方面的细节,力求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我与导演和其他演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分析角色,制定表演方案。为接近焦裕禄的形体,节食减肥,坚持不喝酒、不会客、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去,为此,瘦掉了20斤。在全团职工紧密的配合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扣,一句唱腔一句唱腔的练,经过数月的辛勤排练,终于达到了如期的舞台效果。

该剧用细腻的情感升华剧情,感召人心。焦裕禄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人,他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对党的事业有着无限的忠诚。在表演过程中,我努力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用心去感受焦裕禄的情感世界,通过自己的表演把他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塑造了既是一位胸怀大局、心系民生、战天斗地的县委书记,又是一位和蔼的好干部、朴实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形象。剧中,焦裕禄与群众在促膝交谈时表现出的深厚情谊、与家人相处时无意间的真情流露、与受灾群众一同振臂高呼时的坚定目光,让人物有了心、有了神、有了魂,真实而不虚空,亲切而不疏离,把焦裕禄多重身份对于人物的复杂性演绎得深刻有力,情绪表达层次丰富,人物内心情感层层递进,带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让焦裕禄事迹更加“顶天立地”!

该剧注重舞台的协调之美。这是一部有着严肃语境和艺术造诣的、极具现实意义的剧目,整出戏都让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在表演过程中,我与其他演员密切配合,共同营造出了一个真实、感人的历史场景。我们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该剧突出凝炼了舞台艺术的综合性特点。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很多,故事容量很大,要把这样基础素材在两个小时的舞台上进行全面完美展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调动一切舞台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充分发挥舞美、灯光、音响的渲染作用,突出人物性格,把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以深情浓厚的综合艺术手法,通过探沙、送粮、抗洪、纠错等一系列事件的摩擦碰撞和歌颂张扬,着力描绘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学做一颗焦桐,扎根沃土,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和敬业精神。如在群众送焦裕禄去外地看病的一场戏中,运用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让群众们恋恋不舍的那种亲情关怀,焦裕禄恋恋不舍脚下这片热土的心情推向了高潮,戏中焦裕禄与群众之间众多的恋恋不舍,产生了震撼人们心灵的艺术效果。整场戏也由这些生动的多点带面增添了趣味性和吸引人的艺术魅力,突出了人物的品格与奋斗精神,给观众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从中得正在能量的启迪。

四、在舞台上诠释出焦裕禄的心路历程,使焦裕禄精神得到弘扬传承,感召人心。通过这个剧目,让观众对焦裕禄的五种精神传承发扬光大。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焦裕禄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二是践行群众路线。焦裕禄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当今时代,我们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仍然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四是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焦裕禄在治理三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坚持科学求实态度,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五是培养无私奉献精神。焦裕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培养无私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型现代英模题材豫剧《焦裕禄》搬上舞台后,反响强烈,轰动社会,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广大观众的特别喜爱。在平顶山市巡演后,又多次受邀到外地演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通过成功演绎焦裕禄这个戏剧人物,不仅让观众欣赏到这个英模人物的闪光形象,而且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深刻的激励,通过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的心灵感应,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作风、及表演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感悟。演出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更是提醒当下每个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焦裕禄同志那种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它将永远鞭策着我们前进。通过该剧,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特别是作为一名演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更高的艺术追求,和更远大的艺术格局,在以后的演艺生涯中,我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守党的初衷,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塑造更多更好的角色。我要通过自己的表演,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担当的人,为社会的高质量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作者:韩晓伟,1977年8月13日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学历大专。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